历史八卦之一 从奴隶到大将军(重贴)第 8 章

湖衣 / 著
 加书签  滚屏 朗读

(六)

海量小说,【兰书网】

汉代中央政府沿用了秦代的三公九卿制,所谓三公,就是丞相、太尉和御史夫。丞相总理政务;太尉掌管军事;御史夫监察。所有卿相中,丞相的地位最。汉初时,小政事,从立君、立储、封增、赏罚,到民政、律法、礼制、边事战争以及官吏选用,往往都是丞相先召集百官集讨论,再将结果奏,由天子与丞相共同商议决策。

(注:汉代太尉常设,有时兵权也归丞相掌。)

丞相责任如此之选自然应该慎重,从祖到文景时代,直都由列侯担任。然而方面列侯都由军功而,武占绝多数;另方面,到武帝时期,继任的列侯也多退化成了纨绔子,难以担当丞相职责。武帝是个积极取的皇帝,很明地看到了这点。所以放弃了汉初的黄老无为之,推行新政,独尊儒术,即位的当年就仿效汉贤诏,布儒生公孙弘因此得以晋见。建元新政失败仍然在建元三年九月再次士,此几年陆续得到朱买臣、吾丘寿王、主偃、徐乐、严安、东方朔、终军等等。元朔三年,汉武帝罢免张欧,换用布的公孙弘为御史夫,标志着个平民的士阶层正式形成。元朔五年,又将公孙弘升为丞相,封平津侯,替代了平棘侯薛泽。布卿相,自此而始。

这两年也是武帝中外朝制度的开始。所谓中朝(或称朝),包括司马,将军,侍中,常侍,以及散骑诸吏等。除了掌军权的将军司马之外,其基本都是低品轶官员。外朝,则是丞相,御史,食禄二千石的九卿等。武帝启用这些信入中央,参与决策,方面是嫌弃旧有的卿相无能,另方面也是为了抑制丞相的权利,监督行政官员以及控制士阶层的权利。

偃的推恩令,解决了文景时代藩王作的问题,相应地也让原属藩王的部分权利落到朝官与士手中。武帝加强君权的方法,是培养这个新士阶层与旧贵族对抗,依靠控制军队。此少见卿相,国事决策都在宫之中,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只执行。

(评:中外朝制度,在初时固然是超拔了才,平衡了权。然而只凭皇帝个的喜好任用才,如同兵家专用奇,用得好胜,用的好就是败。而皇帝常生活中朝夕相最为近的多是宦官,就连武帝自己也能免俗,在晚年信任宦官,加强了宦官在中朝的权利。此的宦官、外戚、朝臣,互相争斗,但引发了巫蛊之祸,也引发了汉末的锢之祸,最终造成两汉灭亡。这制度甚至在其朝代也散,李唐朱明两朝宦官政的源也在于此。而□□时代中央□□小组与□□之间的明争暗斗,这个时代的相信都会忘记。)

卫青是贵戚,从建元三年开始就为武帝建立期门军,替军队,以又为将军,理所当地被归为中朝的员,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失夫们嫉恨的对象。太史公赞扬卫青为仁厚善良,有退让神,却得到士夫的赞扬,本原因也在于此。作为武帝的宠臣,和士夫们的利益本就是相冲突,相对立的。而布卿相们,依青枚的说法,这些有才,也未免有傲气,在们的眼里,卫将军实显赫的国戚。可以说,卫青在两个阵营里地位都有些尴尬。

看当时的士夫们。《史记》中韩安国单独立传;汲黯与郑当时传;公孙弘主对冤家传。汲郑是传统的士夫,韩安国应当也算其中,二者则为布卿相的代表。

汲黯在武帝朝以贤德刚直敢于说话著称,是魏征流的。汲氏从秋时代的卫国开始,七代都是卿夫,在景帝朝也当了太子洗马。古典贵族的,应当可以代表当时的“贤士夫”们。

据史记记载,武帝知讲究礼法,对可以说是颇为尊敬礼遇:整时宁可躲起让近侍代为传达,也。而丞相公孙弘晋见,武帝有时候就懒得戴帽子,对于将军卫青更是随到了踞厕视之的地步。然而,敬重往往也代表着敬而远之,武帝和这三位臣的关系正好与礼敬程度成反比。在,武帝其实多少有些嫌汲黯烦,怕说什么中听的话才躲起的。至于武帝跑到或者追到厕所里去和卫青议事,是说卫青比较随和,们之间,必讲究礼法。

汲黯的政见与武帝是格格入的。尊崇的是黄老学说,对于儒说则常常诋毁。史记记载了曾抨公孙弘等儒士怀诈,张汤等酷吏揣帝心构陷冤狱,所以公孙弘、张汤又主张和,反对战争,度由强,所以也得皇帝欢心。武帝方面承认是社稷臣对的直谏有所宽容,另方面也想借故杀了。汲黯对于武帝也有点怨言,当公孙弘张汤这些寒微之辈爬到面的时候,也发,说武帝用者居,多多少少有点嫉妒。

(评:梗直的多少会有些狭窄。黑分明,,也容于。从汲黯到方孝儒到方舟子,都是如此。以看,确实如卫青。)

太史公没有明确说汲黯对卫青的看法。只提到卫青贵为将军,受到武帝的器重,唯有汲黯见到行平等礼。而卫青也敬重品,待,国事遇到烦难,常常向。以此看,似乎两的关系还错。

然而仔去,与好的是灌夫、郑当时和宗正刘弃。(郑当时、灌夫和窦婴的关系都错,相信与好的还有窦婴)。灌夫是颖川个恶霸,实在没有什么好称赞的,汲黯竟然会与好,应当说是因为们都是旧贵族,脾气也相投。此外,这几位也与田鼢敌对,而汲黯传中除了卫青,另行跪拜礼的就是田鼢。

太史公表现汲黯畏权贵,提到田鼢,提到武帝,又再提卫青,固然是表现了卫青的虚怀若谷,却也很让怀疑,在汲黯的心中,卫青和田鼢有没有区别?另方面,汲黯主张和,卫青在匈战场的胜利却更坚定了武帝穷兵黩武的决心。考虑到的个,卫青如中天时,当然会锦,反而会劝谏将军息兵。

(评:太史公在卫青本传里对将军的赞词很少,但是在别的传记里却时时表现将军的襟怀。确实如蒋猫所说,心底里实在是敬佩将军,却又肯甘心。)

韩安国算纯粹的贵族,汉书中提到善于举荐贤才,也属于当时贤士夫的员。明,世圆,由名将至名臣,几乎了丞相,寻溯源,期靠窦太期则是依附田鼢,田失也跟着失,对卫青等青壮将军夺宠,明显有着怨恨。想称赞卫青,当然是天方夜谭。对于匈也是主和主战。

(评:史记里只有田鼢说贤能。太史公在韩的传记最说梁国多忠厚者[韩是梁国],对韩只有句行事得的评语,却盛赞壶遂,说中隐厚,廉洁端正,是个恭谨君子[以为这句话如用评卫青],读起更象是对韩的讽。)

儒董仲曾经诛杀田鼢,在眼里卫青估计也就是脸谱化的国舅爷。丞相公孙弘严格说也应当算作中朝,但是翻遍史书,也没有找到和卫青之间有任何集。考虑到和主偃两成为对头,主偃又与卫家好,对卫青虽然至于诋毁,但也会对对头的朋友青目有加。公孙弘曾经使匈,回报告武帝心意,惹武帝怒,又劝武帝修筑朔方城,也是主和主战。这点,应当是多数士的共识,就连主夫偃也是如此。

此外,史记《田叔列传》中提到了田仁曾经多次跟随卫青作战,被称赞并推荐了郎中。而褚少孙补记里则提到:武帝选拔卫将军的门客侍从官,卫青貌光鲜的富家子,倒是贤士夫赵禺府拜望时看中了田仁和任安两个。卫青看见两个贫穷,愤愤平,副嫌贫富的样子说,言辞还极其愚蠢,最完全是于无奈才推荐了两

段,与其史料中卫青忠厚君子的形象实在差之千里。太史公与田仁是好朋友,没有记载此事。而故事中的两个,任安是卫青受到武帝冷落时唯留在卫青边没有改投小霍的个。田仁也是卫太子的,曾经有意放卫太子逃亡。褚先生的听途说,可信度很值得怀疑。

九卿在三公之,分管各项事务,其中太常、少府、宗正、太仆主理皇帝生活、祭祀及其皇家事务;郎中令卫尉中尉护卫宫廷以及京师治安;廷尉司法;鸿胪管民族和外司农掌国家财务。

大家正在读